2009年高考考试)临近,马上奔赴考场的学生和父母的心理情况怎么样?日前本刊针对高中三年级学生及其父母进行的一项心理调查显示:伴随一模考试临近,高中三年级学生和父母表现出明显的焦虑情绪,八成学生表示假如一模成绩不理想一定会干扰心情和学习动力,而九成的父母则患有高考考试恐惧症。为此,专家建议,父母的当务之急是为孩子打造一个安静、宽松、和谐、愉快的家庭环境,做好孩子的后勤工作。
调查数据显示:80%的学生觉得假如首次模拟试题不理想,会干扰心情和学习的动力;仅有25%的学生觉得模拟试题只不过检验学习情况的方法,能够帮助自己查漏补缺,同时对考试结果能有效应付。究其缘由:40%的学生称因没办法忍受父母唠叨而影响到情绪的稳定性,出现了挫败感、自我不承认、自我怀疑,甚至退缩,想舍弃高考考试等心理反应;而期望老师和父母不再总围绕学习成绩唠叨的学生占到了总调查人数的75%。
然而,从父母问卷得到的反馈却是:80%的学生还没完全进入备考状况,有的学生一点都不着急,有的还在谈恋爱,有的干脆沉溺于网游中,而父母对此毫无方法。父母最为担心的是孩子的情绪变化无常,这个比率占到了45%;20%的父母为了让孩子好好学习不能不采取盯着写作业的办法;另有10%的父母注意到孩子缺少自信心但不知怎么样是好;25%的父母担忧孩子成绩退步而没办法解决和面对。
让人感到吃惊的是,有多达45%的父母说孩子参加高考考试自己非常紧张;25%的父母觉得假如孩子的成绩不理想自己没办法同意;20%的父母因担忧孩子的学习而心烦意乱;10%的人不知怎么样处置孩子高考考试与自己工作之间的关系。记者通过深入剖析发现,有90%以上的高中三年级父母都多少患有恐高症。
对此,资深心理健康咨询师周婷丽剖析,在应付高考考试方面,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缺少方案,一旦模拟试题成绩不理想或和我们的预测有出入,就出现紧张、焦虑、自我不承认等状况,甚至到了最后一个月舍弃高考考试者也大有人在。而这类紧张源归根结底大都来自老师和父母的施压。大多数父母表现出比孩子更多的焦虑,他们不只天天接送、保障后勤,更有甚者天天和讲课老师联系,关注孩子的一举一动,搞得孩子心情非常不好,紧急者还出现了孩子和爸爸妈妈的争吵现象。她建议,不论是学生还是父母,都应正确看待高考考试本身,通常来讲,父母对于孩子,有着巨大的暗示力量,爸爸妈妈积极的心态一定会使孩子产生好心态,为他们的高考考试加分,反之则会产生负面影响。她还建议父母应从四个方面调整:一是为孩子打造一个安静、宽松、和谐、愉快的家庭环境;二是做好孩子的后勤;三是准时处置我们的不好的情绪;四是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